清代碑学兴起,一洗馆阁呆板风气。然而倡碑者虽多,而能有所成就、经久而负其名者不多。大概学碑多以组合进行创作,能组合而不露斧凿痕迹者,难乎其难。于是近日得见 孙喜和先生书画作品,忽见其以碑入行,恰到好处,实是难得。 请看孙喜和的行书横幅《易经》,魏碑斩钉截铁的运笔,结体伸缩自然,布白天真洒脱,而墨法浓淡燥湿变化,节奏明快而气韵连贯,既具视觉冲击力,又有丰富的美学内涵。从孙喜和的行书中,我们可以读到龙门二十品的笔意,读到魏碑的质朴与刚强,同时也可以读到王铎的变化,傅山的朴拙。再看他的行书条屏《祝国庆六十周年》、行书对联《云龙》及其题画字,无不使人触目忽讶,赏玩如珍。 孙喜和又名孙望,号不惑斋主人,我县地都镇人,自幼喜爱书画,转益多师,终于形成艺术个性。1979年以来,书画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展出,作品多被收藏并入编多部辞书、大典,现为揭阳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。他是不可多得的集“诗、书、画”三技于一身的书画家。他的诗多数于笔会创作之时即兴所作,抒发热爱祖国、热爱家乡的满腔热情。而国画小品,则多以家乡风物为题材,或竹石野菊,或雄鸡护雏,或肥蟹游虾,并即兴题以田园口占,诗情、画意、墨韵、清趣,盎然满纸,每令乡人喜爱不已。所谓“少陵翰墨无形画,韩干丹青不语诗。”(清•冯应榴《韩干马》)诗、书、画本来息息相关,孙喜和之诗中有画,书中有诗,画题诗书,终成妙品。正是他能诗、能书、能画的综合才能,造就了他独到的艺术水平。 事实上,孙喜和自幼师从乡间书法名家郑教智先生,真草篆隶行,魏碑晋帖,唐质宋韵,无所不学。至于近年,多次上北京参加中国书协培训班学习,从理论到实践都产生较大的飞跃。兼之任我市老年大学书画讲师,于授课示范之间,切磋探讨尤多,审美能力越发提高。清代名家刘熙载在《艺概》中讲:“高韵深情,坚质浩气,缺一不可以为书。”孙喜和潜心将修身、学诗、书画融合于一体,于生活中寻禅味,于平淡中追求超脱,龙门笔意,融入行草,田园诗意,汇入图式,书之韵味、字之坚质,不断升华,作品的境界,当然攀高。 寻宗龙门笔,得意田园诗,孙喜和先生出入碑帖,融汇贯通,乡情如酒,诗心似泉,其书法必与日俱进,而其艺术人生,必然香远益清。
备案编号: 地址:广东省揭阳市环市北路以南万景豪园东侧作家书城六楼
电话:0663-8619387 18924441038 E-mail:[email protected] QQ:2854665652
传真:0663-8611039 邮编:522000